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国家一流学科引领“天工工坊”+“天工智造”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成果简介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国家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百年纺织高等教育背景“双一流”建设高校,天津工业大学自2006年开始探索纺织工程领域研究生分类培养,历经十余年改革与实践,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通过构建融合“匠造坊—匠艺坊—匠韵坊—匠心坊”+“天工智慧—天工智能—天工智芯—天工志向”的“四维闭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已成长为研究生人才成长的服务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的先导区、研究生实践育人的示范区、立德树人的标兵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广的模范区。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我国重视并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但目前在培养过程与行业产业需求融合不深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不清晰,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限制了产业的创新进程和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提出“天工智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解决教育链、知识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度不高的问题。

2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课程体系、实践方式以及导师培养模式都存在区分度不明显的现象,包括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相互割裂等问题,未能突出培养宗旨。成果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丰富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理论,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层次个性化培养方案不够完善的问题。

3依据工程教育新理念,亟需构建应用复合型交叉学科体系,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产业、行业发展和市场对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多重要求,实际执行中存在双导师制流于形式、基地建设不足、课题来源实践不多的问题,培养机制需要完善与创新,与职业资格衔接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成果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构建融合“双四维闭环”与“五区共赢”的培养模式,试行“项目制”联合培养,解决科教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




新闻与宣传:http://yjsb.tiangong.edu.cn/xwdt/list.htm


   

佐证下载